富和堂 2020-03-05 11:18
中西药并存是临床用药的优势和特色,西医重在控制,中医重在调理,养生重在预防;当然,对人类来说,最终目的是要解决疫情,我们来看看中医在这次新冠疫情里的作用。
中医在新冠疫情的作用
中医药参与度75%以上
“从临床观察看,通过中西医结合,轻症患者胸闷等不实症状消失较快,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,各类病人对中医药介入治疗满意度高,我们边救治,边总结,宣传有效方案,优化救治方案。”2月14日21点,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第2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,介绍了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黄璐琦发表。
他介绍,湖北确诊病例的治疗中,中医药参与度在75%以上;全国其他地区的比例达到90%以上。“扩大中医药的救治面,湖北还有很大空间。”他表示,将推动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,并不断总结更有效的治疗手段,提升救治效果。
中医治疗可减少轻症转危重症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、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、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表示,在治疗中发现,中药在病人退烧、减少咳嗽、咽喉痛、乏力等方面改善作用比较明显,而且见效比较快。而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医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个在改善重症的主要症状方面,如改善重症病人剧烈的咳嗽、呼吸急促、胸闷、发烧等。第二个是在能减少轻症重症向危重病的转化,而且重症病人向普通病人转变的几率比较高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中医药在疫病防治全过程、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受到各方关注,多版诊疗方案都重点提到了中医药的作用。
立足中西医优势互补
当前,应对新冠肺炎疫情,还没有特效药。但在防疫过程中,针对不同患者,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,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。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“疫病”范畴,病位在肺,病机特点主要与“寒、湿、毒”有关。根据病邪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异常、气血津液失调的病变机理,综合判断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。中医诊治疫病的方法,如六经辨证、卫气营血辨证、三焦辨证、经络辨证等,综合自然界气候变化、地理环境、人的身体状况与疫病演变规律,注重“因地、因时、因人、因病”的综合分析,以扶正祛邪为法则,调动体内抗病能力与抗病毒、抗细菌相结合,有利于早期有效干预,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。
以中医防治瘟疫,首先要立足早期干预,控制疫病发病,发掘中医预防疫病精华,结合个人体质,适当选用中医药内调外养的防疫方法,提高人体抗疫能力,对易感人群有效干预,在预防感染和感染后控制其发病方面具有积极意义。
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
体质,是指身体的基本素质,由先天遗传和后天成长决定。体质平和是健康之源,体质偏颇易受百病之困。虽然先天决定的我们无法选择,但是可以通过“体质辨识”来判定自己的体质,以“平和体质”为目标,后天有针对性地通过“药食同源”健康食品内调和经络保养外养来调整我们的偏颇体质,以达体质健康平和。
中医体质学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,中医体质研究课题组的专家团队历时近40年,做了全国数万例的流行病学调查,完成了不同体质类型的分析课题,是世界生命科学的重要科研成果。
2009年,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》标准,根据人体形态结构、生理功能、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,总结出了人的九种体质类型:平和、气虚、阳虚、阴虚、痰湿、湿热、血瘀、气郁、特禀,形成了科学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,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康复。
要立足中西医优势互补,中医和西医都是各有所长,完善利于发挥中医药治疗作用的运行机制。发掘中医药防治疫病方法技术,加强基于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研发。适当选用中医药内调外养的防疫方法,提高人体抗疫能力,对易感人群有效干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。
希望这次疫情过去,能深刻认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,将中医智慧、中医到思想运用到生活中,运用到健康保养中,发扬光大!